外贸,2020粮食贸易行业发展现状及市场投资前景趋势分析
外贸,2020粮食贸易行业发展现状及市场投资前景趋势分析核心内容
外贸,2020粮食贸易行业发展现状及市场投资前景趋势分析正文
粮食是人类生存之本,确保粮食安全是事关人类生存的共同话题。粮食主要商品供求偏紧,不利天气、贸易保护等因素都有可能令市场产生不良预期,从而推高价格。新兴市场经济体仍然保持较快发展速度,这些国家的巨大需求已成为国际粮食需求增量的主要部分。中国改革从农村开始,四十年来农村改革波澜壮阔,推动中国农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国家粮食安全得到有效保障,稻谷、小麦、玉米等主要粮食作物完全可以自给,肉、蛋、菜、果、鱼等产量稳居世界第一,中国依靠自己的力量解决了13亿多人口的吃饭问题。中国坚持立足国内、谷物基本自给的粮食政策,可以有效保障中国谷物市场的基本稳定,是对全球粮食安全的贡献。
2020粮食贸易行业发展现状及市场投资前景趋势分析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但与其他国家相比,农业水平较为薄弱,所以中国一直重视农业的发展,在生产和贸易两方面都积极地给予支持和保护,为现代化建设提供了物质保障。总体来看,中国粮食贸易行业经历了四个阶段:(1)粮食贸易以净出口为主(1949-1978年);(2)粮食贸易以净进口为主(1979-1991年);(3)粮食贸易进出口交互阶段(1992-2001年);(4)进入国际贸易体系阶段(2002-至今)。近几年,美国利用单边贸易措施,对中国采取“337调查”“301调查”和“232调查”,特别是2018年以来中美贸易摩擦,由此涉及的征税规模及产品范围不断扩大,对中国的粮食贸易市场产生了巨大的挑战。
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粮食安全问题,由于粮食生产存在波动,粮食消费结构不停变化,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做到完美的供需平衡,必须借助进出口贸易来辅以调节,这促进了粮食贸易地位的显著上升。随着中国人口数量增加,粮食供求总量趋紧,结构性矛盾突出,粮食贸易总额、进口额呈现出较大的体量,出口额相对较小。2018年,中国粮食进口量11555万吨,其中,进口大豆8803万吨,占进口量的76%,这主要是由于中国大豆种植面积少,增产能力面临技术瓶颈,单产能力低于玉米等其他粮食作物,导致了国内大豆的供给能力止步不前,自给率仅为7.87%,消费主要依靠进口,对外依存度较高,这为保障粮食安全留下了隐患。
粮食贸易的影响不仅仅体现在进出口数量上,政治、经济、文化与粮食贸易都有不可分割的关系。粮食是所有产业发展的根基,发达国家可以通过操控粮食贸易来扰乱其他国家的粮食供需,从而影响到所有产业,甚至波及到其他国家的社会稳定和市场秩序。
粮食安全与粮食贸易密切相关,两者互为因果、互相制约。不同的粮食贸易政策会直接影响粮食安全水平,而粮食安全水平的变化又推动了新贸易政策的革新。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粮食贸易从小到大、从弱到强。随着贸易规模的不断增加,粮食贸易对中国粮食安全的影响作用越来越明显。目前中国粮食安全的主要矛盾已经从总量不足转变为结构安全和品质安全。在结构安全方面,主要表现是玉米、稻谷阶段性供过于求,大豆、高粱、大麦等供给不足;高端优质产品供给不足。在品质安全方面,中国部分粮食品种还不能完全适应消费升级的需求。比如,稻谷、小麦有较大库存,但优质数量占有的比例较小。另外,中国粮食出口能力越来越薄弱,在国际贸易中难以赚取经济利益,这都不利于中国粮食产业的健康发展。
因此,在当前经济社会背景下,保障中国的粮食安全,离不开对粮食贸易行业的分析。一是贸易总量的变化对中国粮食供需平衡的影响。贸易净进口额的数值能否满足国内需求的缺口,直接影响到粮食安全的稳定。二是贸易结构的差异对中国供给的影响。中国贸易结构是否失衡,哪些品种的进口依赖程度超过警示线,这些都关系着国内粮食生产的布局。三是贸易政策对国内粮食市场的影响。科学的贸易政策既能满足国内的粮食需求,又可保护粮食市场的稳定,对中国粮食安全有积极作用。
粮食贸易行业报告依据全国及海外多种相关报纸杂志的基础信息等公布和提供的大量资料和数据,客观、多角度地对市场进行了分析研究。报告在总结中国粮食贸易行业发展历程的基础上,结合新时期的各方面因素,对行业的发展趋势给予了细致和审慎的预测论证。
(来源:中研网)
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跨境网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